怀旧丨严向群:儿时的年饭,让我记忆犹新
作者简介
本文作者
严向群,曾用名陈创,山西财经学院贸易系78级。1982年分配到农业部工作。后供职北京二外旅游研究所、中青旅、中旅等单位。2017年退休。
原题
年 饭
作者:严向群
儿时的欢乐是以年饭为周期的。
即使是在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,母亲精心制作的八宝饭都是不可或缺的除夕早餐。每当这天我睁开惺忪的双眼,一盘扣着碗的“大餐”就会被母亲端到面前。
母亲的手会按住碗稍微一转,然后轻而易举地把碗揭开。一出精彩“大戏”的帷幕由此拉开:刚刚出蒸锅的热气随着碗上抹着的猪油香味蒸腾而上;雾里看花,最吸我眼球的是盘上半圆形上部的五彩果脯,那甜蜜一下子就勾出了我舌尖的口水……
母亲这时会用勺子把白糖均匀地洒在果脯下方的四周,这样的锦上添花、甜上加甜,该是藏在我童年记忆深处最美妙的时刻。
果脯下方是一层枣红色豆沙、一层白色糯米的八宝饭“主体”。我会用小勺拌着白糖把糯米和豆沙一点点放进嘴里慢慢品味,那些五颜六色的果脯肯定要留在最后去“饕餮”。那种满足感,如今想来,依旧齿留余香。
直到我年龄大了一些,才开始关注母亲制作八宝饭的“工艺流程”。
首先要买到上好的糯米,这在文革物质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当年米面的供应是有严格比例的,大米的供应本来就很少,买一斤糯米要花去两斤大米的额度。
其次是要把糯米蒸成软硬适度的米饭,放多少水“技术含量”超高,这也是母亲的“绝技”。
第三是要把红豆熬烂,然后在铁锅里炒成豆沙,放多少油,掌握什么样的火候才能保证豆沙才不粘锅,也是要求十分精准。
最后的合成,是要先在碗底用肉皮抹上一层猪油,放好果脯,然后一层豆沙一层糯米地把碗填满,在拿捏糯米时,手上一定要蘸一下凉水才能不粘手。这个“细活”,没有超强的耐心和对新春佳节的憧憬,是难以完成的。
如果还有剩余的糯米饭,母亲会用来自制酒酿。
这先要去副食店买那种北方人完全不知为何物的“酒药”,经常要跑很多家才能买到那个硬邦邦的米黄色小方块。
买回家后,要把酒药放在碗中,用铁勺一点点碾成完全的粉状,才能达到最后的使用标准。
最后的关键环节,是要完全凭母亲多年实践的经验,以非常精准的比例把酒药掺入糯米饭中,放入一个带盖的小搪瓷盆中。特别不能遗忘的是要在中央挖一个洞,以便根据不断渗出的液体数量和味道,来判断发酵的程度。
为了达到发酵的效果,要把这个搪瓷小盆放在一床厚厚的棉被中,以保持酒酿生成所需要的温度。
酒药投放量是否精准,温控是否恰到好处,都是决定酒酿最后能否成功的关键。酒药不够,温度不到,都不能让糯米饭发酵;酒药过多,温度过高,就会生成出发出苦味的“败笔”。
母亲制作的酒酿有许多种吃法,稀释后卧一个鸡蛋,白中金黄,是非常诱人的羹汤;用江米粉捏成小园粒在酒酿中煮熟,就是南方人最喜欢的“酒酿汤圆”......个中甜蜜和醇香,是儿时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说起当年春节物质供应的匮乏,现在的年轻人完全无法想象。
记得是在1974年春节,我心血来潮要去为家里办“年货”。早就听说菜市场要排大队,晚去了就会无功而返。所以那天晚上没有睡到十二点,我就骑上自行车奔了当时在北京声名显赫的朝阳菜市场。没想到和我想法相同的人还真不少,而且碰到了干校的同学胡子光,这个“不谋而合”让我们都有点意外。
春节的北京午夜,冰天雪地,菜市场门前也不是久留之地。为了宣示我们最先到的“主权”,大家自制序号,自行发放,然后一起骑车去了东四西北角唯一一家昼夜营业的小吃店。一碗馄饨下肚,寒意顿消。天色微明时,我们回到菜市场门口,虽然已经有了“后来人”,但是我们预设的“主权”还是得到了认可。据说为了这个认可与否,发生过不少大打出手的闹剧。
随着天色亮度的增加,排队的长龙迅速延长。排队的人中,各色人等,无奇不有。排在我身后的一个成年人指着一个有点“奇装异服”倾向的女人跟我说:
“你看那个女的,跟吃了死小孩似的......”
我定睛望去,原来是个抹了口红的女人,这在当年肯定被划为“外星人”的范畴。
直到早上八点,售货员才众望所归地来到柜台前。当我喜不自禁地买回两只骨瘦如柴的小冻鸡的时候,怎么也没有想到炖出来的鸡汤,竟然有一种陈放多年的霉味,难以下咽。
只买两只鸡,肯定不足以过年。我又骑着车四下去买其他“年货”。当年北京买年货有一个特色:排一个队,只能买一种商品。瓜子排一个队,花生排一个队,年糕排一个队......而且要在北京副食品购货本上签字画押。那个队伍之长,也是现在再也看不到的。记得年后我们几个小伙伴碰头,高昕就跟叶杨波说:
“那天排买年糕的大队时,我看到你骑车在四周晃荡,我故意没有叫你......”
叶杨波难免不解,高昕说:
“如果叫你来加塞儿,别人还不骂死我?”
大约也就是从这一年起,我才第一次见到市场上销售的“水磨年糕”,一条条晶莹洁白,切成片后和肉末、雪里蕻混炒,是祖籍南方的母亲的最爱。也是当年只有年饭餐桌上才可能出现的“大餐”。可是为了这个今天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一道餐食,当年我至少要排三个望不到头的长队,没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是肯定搞不定的。
那时候谁家也没有冰箱,年糕只能用碗扣着放在露天。如果天气忽然回暖,年糕表面就会出现霉斑。今天人们会一扔了之,可在当年只会小心翼翼地用刀刮去霉斑,照常切片下锅。黄曲霉素?那时还没有这个词。
这一年春节,母亲的同事白阿姨请我们去她家吃饭。具体吃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了,但是男主人拿出一瓶没有开封的二锅头,给我印象深刻。当年大部分好酒者,都是去副食店打散装的二锅头,其间分为一两一毛、一毛二、一毛五、一毛七四种档次,买最贵的一种很少,买一块九一瓶的就更少了。真正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,是那些能喝一口就知道是多少钱一两的杜康高手。
那时北京冬天蔬菜的品种,也是乏善可陈。土豆萝卜白菜,是不变的“老三样”。春节的蔬菜摊上,能买到韭黄和蒜黄已经是难得的一抹亮色了。这些今天可以直接当原料的菜品,当年只能作为菜品的点缀,让节日的餐桌上“别开生面”。
元宵也是年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我能吃到与北京街头那种机器摇出来的迥然不同的元宵,也要拜母亲南方祖籍所赐。母亲手下的元宵,是要自己买来江米粉,自己调和成软硬适度的“绕指柔”状,自己调制咸味的肉馅,自己捏出“皮”,自己包进馅,自己揉成球......
这样煮出来的元宵,既没有北京元宵糊状的汤汁,也无需咬下去要粘牙的咀嚼,更没有北京人说的“甜不呲溜”的口感......那种猪肉大葱独有的鲜香,那种江米粉独有的温软,足以将我儿时的舌尖融化......
儿时的年饭,让我记忆犹新。
延伸阅读
图文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
表扬小号
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
怀旧系列
郭爱平:回家过年,路漫漫其修远兮
记录直白的历史
讲述真实的故事
长摁二维码
加盟新三届
我们不想与你失联
备份新三界
余轩编辑、少达审读